各子公司新闻
第一书记韦宗呈:用心用情用力 奋战脱贫攻坚
广西建工整理发布 2020-08-21 17:22:54

    他是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派驻靖西市禄峒镇远猛村第一书记韦宗呈,20183月至今扎根在靖西西北部大山深处这个自治区极度贫困村,带领群众攻坚克难,脱贫致富,全力助推远猛村脱贫摘帽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经过不懈努力,远猛村贫困发生率从2018年的25.3%下降到2019年的3.67%,韦宗呈获百色市20182019年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称号。

舍小家顾大家 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在接到下乡扶贫任务时,韦宗呈的爱人正处于待产阶段,但他没有以照顾家庭为由推脱,毅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在他刚到乡下工作的第三天,女儿出生了,他只请了两天假回家探望,就匆忙赶回工作岗位。两年多来,他与家人聚少离多,从女儿出生到牙牙学语,再到蹒跚学步,他都没能陪在身边。有时周末刚回到家,凳子没有坐热就接到返回岗位的紧急指令,每次他都义无反顾地踏上返程的路。他始终坚持公事为先,因公忘私,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着认识他的每个人。


扶贫工作现场

沉下身扎下根 精准掌握贫困症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韦宗呈刚刚接手第一书记工作时,就这样告诉自己。如何精确掌握远猛村贫困现状,找准深度贫困的症结所在,并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方法就是扎根基层、实地调研。他严格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吃住在村,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才一个多月就精准掌握了远猛村的基本村情和贫困症结所在。

    自然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远猛村原有耕地1574亩,其中旱地1170.2亩,水田403.8亩且多为望天田,很难发展规模化产业。2016年以来,远猛村遭遇连续暴雨,加上地震造成地下水路堵塞,水位迟迟无法回落,在岜远屯形成了一个水面面积达400多亩的堰塞湖,还有1个屯的大片土地被淹。目前全村有58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被淹,两个屯共有500多亩土地三年来一直被淹,无法进行耕作,现有实际耕地大幅度减少。

    基础设施落后。一方面,全村6个自然屯中,仅有2个屯完成巷道硬化,受水灾影响,通村主干道自2016年被淹至今无法通行,其中的一个屯进屯路被水淹两年无法通车,目前刚修通应急救援路;全村没有修过任何一条产业机耕路。另一方面,6个自然屯中,只有1个屯通自来水,其余5个屯的人喝水靠平时下雨收集在水柜里的雨水。

    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这里没有任何支柱产业,不管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没有形成规模。各屯农作物以玉米、花生、红薯等为主,以劳务输出为主要收入来源,基本没有集体经济收入。

    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发生率高。远猛村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74741人;虽经努力2016年、2017年脱贫34160人,但受水灾影响贫困户又增加了49207人;2018年脱贫58262人,仍有144600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26.7%,远高于贫困发生率低于3%的整村脱贫要求。20193月,远猛村被自治区列为极度贫困村。


入户走访

倾心力找出路 殚精竭虑谋发展

    阻碍远猛村脱贫致富的原因盘根错节,制约发展的现实条件根深蒂固,但韦宗呈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针对贫困症结所在,想办法、找资源、寻出路。

    “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支部”。韦宗呈从抓基层党建入手,抓好“两委”班子建设,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得到镇党委、政府的表扬。为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他积极开展“七一”纪念活动表彰优秀党员,推荐党员参加政府组织的致富带头人培训,组织党员外出考察学习等。还积极吸收经济能人和青年致富能手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努力改变党员老龄化的状况。

    韦宗呈围绕靖西市5+2特色产业,结合远猛村实际情况,积极推动村桑蚕产业发展,组织党员和种养能手到南坡乡黄文学桑蚕基地学习桑蚕技术,学成后回村带头种桑养蚕,并带动其他群众。他还积极向后援单位申请资金,购买一批桑园复合肥奖励种桑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桑蚕产业从一开始不足50亩发展到目前的450多亩。为使群众增收渠道多样化,他还利用后援单位资金购买2万斤优良品种红薯苗分发给群众种植,种植面积160多亩,受益群众将近100户。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他积极协调,争取广西建工集团投入近30万元援建养鸡场,成为村里第一份集体产业。

    韦宗呈还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远猛村脱贫攻坚步伐,他带领村“两委”干部一起,多渠道争取到通村主干道建设项目,投资总额300万元,2019年底建成通车,解除了全村群众长达3年多交通闭塞之苦。他大力推进饮水工程建设,目前6个屯群众都用上了自来水,结束了收集雨水饮用的历史。他积极争取产业路项目,利用本村被定性为极度贫困村的机会,共争取到4条产业路项目指标,目前已全部完工。


韦宗呈(左)与农户在农田劳作

察民情解民忧 真情服务暖民心

    扶贫工作需要与群众心换心,用真情打动他们。韦宗呈说:“所谓真情其实都体现在日常,在进村入户时多关心他们,帮助群众时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真心实意帮助大伙儿解决一件件小事。”入户走访时,除了向群众宣传国家扶贫政策,他还用心倾听群众诉求,利用自己掌握的政策和资源,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

    2018年中元节期间,遭受水灾的岜远屯外出务工青年返乡过节,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个别人煽动下想要通过上访的途径解决住房、生活问题,接到消息的韦宗呈第一时间赶到群众聚集现场开展劝导工作。他积极倾听群众诉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并向大家说明政府开展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慢慢的,群众们关心的问题得到了回应,情绪也逐渐平复下来,最终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20199月,得知远猛村在靖西市禄峒镇荣劳初中读书的小王父母离异、疏于管教而产生厌学思想,没有按期到学校注册报到,韦宗呈和荣劳初中政教处副主任颜启程老师四处打听,多方联系,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最终在学生家长的配合下成功将小王送回学校。就这样,通过一点一滴耐心细致的工作,他逐渐获得了群众的信任。“有困难找第一书记”已成为群众的共识。


组织桑蚕培训班

    经过努力,远猛村减贫成效逐步显现,2019年共有119508人顺利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67%;动员贫困户危旧房改造28户,完成全村易地搬迁安置98户。远猛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路通了,有房住了,有水喝了,产业也有了,群众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回望两年多的扶贫路,韦宗呈感慨万千,扶贫过程中虽然遇到过各种困难,但更多的还是收获。当被问到是什么让他能够坚持下来,韦宗呈的回答是“坚守第一书记职责”。他说道:“脱贫攻坚使命艰巨而光荣,让远猛村全体群众脱贫致富,是我的奋斗目标。”对于未来的扶贫工作,韦宗呈信心满满!

(孔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