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 奋斗有我”系列人物报道之一】弧光照亮党徽 焊枪书写人生(组图)——记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田光航
【开栏语】
100年前,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奋斗启航潮平海阔。100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的奋斗足迹,深深镌刻在这道道年轮中。一代代住建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流下了辛勤耕耘的汗水,书写了住建事业的壮丽诗篇: 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任务全面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阶段性胜利,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颜值”越来越高,城镇发展品质不断提升,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展现百年风华,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激励一代代住建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日起,我们推出“建党百年 奋斗有我”系列人物报道。
他们中,有感天动地的脱贫事业参与者,有疫情防控中最美的逆行者,有被称为城市建设者的建筑工人,有不怕脏不怕累的环卫工作者,有任劳任怨的城管队员,也有以“居者有其屋”为使命的住房保障人员……年龄不同、职务不同、岗位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住建人!
披荆斩棘,我们走过了万水千山;征途漫漫,我们将继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接续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五月下旬的八桂大地早已骄阳似火,位于玉林龙潭产业园区的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柳钢中金镍铁冶炼项目已经进入建设冲刺阶段,一批皮肤黝黑的焊工正奋战在建设一线,接地线、带面罩、焊接、打磨、检查……大家把手里的焊枪用得“出神入化”。
在蒸热的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42岁的焊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田光航。
田光航在柳钢中金镍铁冶炼项目施工
田光航是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的焊工组长,也是一位有13年党龄的老党员。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恪尽职守、敢于创新,练就了一手熟练的高强合金钢和双相不锈钢等特殊材料的高难度焊接技术,成为广西建工集团一安公司焊接领域的一张王牌。
“大师”
谈到从业以来印象最深的一次施工经历,田光航记忆犹新。
广西建工一安公司供图 平果铝三期工程实景
2008年,作为向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献礼工程,平果铝三期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在进行3台220T高压高温锅炉安装项目施工时,田光航所在的班组遇到了高温过热器、高压管道和合金钢等高难度材料焊接的技术难题,且现场焊接位置极为狭小。他带领班组通宵达旦研究施工方案、反复试验,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总结出高温过热器的焊接经验,并解决了焊接位置狭窄的难题,实现了高压管道和合金钢等高难度材料焊接的技术突破。
22年来,田光航参与施工的项目达30余个,参与过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非洲OM2糖厂和OM3糖厂项目、亚洲最先进且日榨量最大的泰国KSP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能吃苦、敢创新的精神,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接受新的挑战。
在中粮油脂(钦州)工程的不锈钢管道焊接中,他采用管道分段充氩保护焊接法,应对数量庞大、质量要求极高的不锈钢管道焊接。在埃塞OMO3糖厂项目,他自行加工铁板废料、改造焊枪,应对非洲物资缺乏的困难;在设备安装中,他带领班组实现大量设备地面组装再吊装,大大降低高空作业风险,提升施工速度。
“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和不断创新是做好焊接工作必须具备的精神和素质。”田光航如是说。
“铁人”
“铁人”,是工友们对田光航的一致评价。
“平果铝三期工程建设后期,田师傅的妻子已经临产期将近。”田光航同班组的工友杨再勇回忆道,为了让项目早日投产,高质量向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他选择继续在一线日夜鏖战,每天平均工作时长超过12个小时,直至妻子即将在医院剖腹产的前一晚才赶回家,生产后的第三天又匆匆返回项目投入建设。
广西建工一安公司供图 埃塞俄比亚OMO3糖厂项目实景
2017年,非洲OMO3糖厂项目最大的单体精糖车间进入关键部位施工阶段,田光航连续十余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作业,过度劳累的他患上了疟疾。“当时项目已经安排他休息了,但为了尽快完成关键部位不影响后续施工,他不顾病情第二天一早又出现在施工现场”工友陆业观回忆道。在田光航的带领下,焊接班组仅用16天就将8m的车间接近500吨的设备焊接完成。
而在2019年,泰国“日本三井KSP新建糖厂-电厂”项目施工时,面对锅炉水压试验节点在即,2000多个焊口未焊接、700多吨的受热面未安装的紧急情况,他带领班组迎难而上、通宵达旦,最终提前两天完成目标。对此,业主日本三井集团惊叹“中国公司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党员这个身份带给我的是更多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说起这些回忆,田光航不好意思笑了,黝黑的脸上眼睛眯成了月牙:“作为一名老党员,就应该到组织最需要的地方去”。
“模范”
作为焊接能手,二十多年来,田光航一直坚守在施工一线,用手里的焊枪,为建设优质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部级)优质工程、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一座座全国建设工程大奖镌刻着田光航的初心和使命。
多年来,由于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勇于奉献的精神,田光航先后被授予“南宁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广西建工集团先进生产者”“南宁市最佳员工”“南宁市百名技术标本”“广西技术能手”“南宁市工人先锋岗”“广西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技术能手”“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19年,以田光航为名的自治区级“田光航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成立。“田光航”,已经成为广西建工集团一安公司的一面旗帜,“田光航精神”也正在影响更多的党员干部职工,凝聚成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强大合力。
田光航和班组工友商讨焊接方案
虽然众多荣誉加身,但在同事看来他仍然是那个谦逊低调、有点腼腆的“田师傅”。
焊工工人大多来自农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施工培训,但焊接质量不容丝毫马虎。为此,田光航一直坚持践行“传帮带”精神,生活中,传播敬业精神;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中,言传身教,将多年总结的焊接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工友;在工作之余,给年轻人分享成长经历和人生体会,鼓励他们热爱生活、努力工作、积极入党……一大批焊接技术骨干在田光航的影响下脱颖而出。田光航还将精湛的焊接技术和工匠精神传播到了非洲屋脊和东南亚,在埃塞俄比亚、泰国等地,他为当地培养专业分工、技艺娴熟的焊接人才,为“一带一路”倡议贡献力量。
“我是在党组织的培养和大家的帮助下才取得现在的成绩,将好的技能、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传递下去,才能让更多的人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田光航说。
(李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