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媒体关注
最美建设者系列报道丨6年匠心不改 打响中国品牌
广西建工整理发布 2020-09-25 08:51:28

最美建设者系列报道

编者按

时值全国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广西建筑业联合会、南国早报承办的“最美建设者 助力建设壮美广西”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自8月20日正式启动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经过记者前期深入建设施工一线采访、挖掘典型事迹,即日起本报陆续推出系列报道,用鲜活的镜头、细腻的笔触,真实呈现建筑企业、建设者在助力建设壮美广西、助力广西高质量发展中的典型事迹及工作成果。

6年匠心不改 打响中国品牌

——广西建工集团技术带头人的故事

肖玉明(中)指导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工作开展

从一名初出大学校园的学生,到成为广西建工技术的领航人需要多少年?广西建工集团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主任肖玉明给出的答案是:26年!

学工程的一定要投身工程实践中,将理论跟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正是凭着这股劲,肖玉明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1994年从湖北来到了广西,扎根基层,一心一意在工地上干事创业,一步步成长为教授级高工、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肖玉明说:“干事创业一定要静下心来,要立志干大事,要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但是“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

建应急医院 抓好每一个细节

庚子岁初,疫情袭来。

当时,接到的任务是要盖应急医院。”肖玉明告诉记者,当时湖北老家的新冠肺炎疫情很严重,他的心情也非常沉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整个春节期间,从集团公司领导到技术人员,大家都没有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概花了十多天时间,我们就以高标准、高质量建好了南宁版‘小汤山’医院。”

在疫情防控中,肖玉明主动放弃节假日,全程参与广西8所应急医院建设。从设计、施工到运维预案全程参与,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如为了防止因病房密封不良,负压失效而导致医务人员发生病毒感染,医院盖好之后即将交工之前,肖玉明要求对所有的病房门栓插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马安排整改,只有密闭性好了,负压才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才能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

据悉,在攻坚战中,肖玉明带领集团各公司争分夺秒加快施工,把一个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全部变成现实。

走出国门 打响中国品牌

作为广西建工技术带头人,肖玉明一直遵循企业发展新理念,坚持品质与速度并重。

1994年肖玉明离开武汉到广西后的第二年,就去了非洲,并在肯尼亚工作了3年。其间,他主要从事国际工程招投标和施工管理,首次接触FIDIC条款,慢慢对国际工程招投标、技术标准的适用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年来,他参加了广西建工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个项目建设,并见证了公司在“走出去”过程中,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再到领航出海的华丽转身。

在国内,从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南宁饭店、广西建工大厦,到南宁机场T2航站楼等一大批大中型工程项目,见证了广西建工“建筑铁军”的过硬实力。

在国外,他积极开拓东南亚、非洲市场,在泰国和埃塞俄比亚建设的多个糖厂项目创造了建设用时最短、运营产糖最快的记录,树立了行业典范,被誉为“创造了中国速度”“打响了中国品牌”。

绿色建造 助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在广西,肖玉明被认为是技术的领航人物,不仅因为他资历长、经验丰富,更因为他“有一颗静得下来和立志干大事”的心。

2014年,国家开始推广装配式建筑。肖玉明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广西建工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主参编了广西的装配式建筑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建设了几个装配式建筑基地,并申报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基地,还积极推广绿色施工,助力广西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谈及从业以来的获奖情况,肖玉明的身后是一连串的荣誉——在他的领导下,广西建工集团荣获詹天佑奖2项,科技进步奖10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99项,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28项,省级科技示范工程150项,主参编国家标准44部,主参编地方标准47部;获鲁班奖27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9项……肖玉明本人也因此荣获了2020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首届广西创新争先(个人)奖、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全国建筑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称号、全国优秀建造师、全区建设系统节能减排职工标兵、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建造师奖等荣誉。

——转载自《南国早报》2020年9月22日第A109版 记者徐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