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兴宁区长堽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煤矿社区棚户区住户安置房项目)1标段工地,塔吊林立,各种机械有序作业,建设场面热火朝天。该项目作为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民生工程,列入自治区、兴宁区重大项目工程,1标段含1#至5#楼及地下室,建筑面积为78319.95平方米。
活力全开,高标准抢抓进度
虽然受疫情影响,但项目牢牢把握主动权,以争分夺秒之势,千方百计追赶进度。第三季度以来,项目积极采取赶工措施,劳务班组24小时两班倒持续作业,合理调整作业班组间的协同,主体结构与填充墙同时施工,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近10台机械设备火力全开;按需增加了钢筋加工机械,现场设置3个钢筋材料加工场,保证钢筋制作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建立微信联络群实时沟通,合理调整现场生产节奏,确保相关材料供应及时,现场施工作业人数最高峰达到280多人,为如期完成竣工交付节点奠定了基础。
活力全开,高标准抢抓进度
稳扎稳打,高效率推进项目进程
面对项目建设的重任和安全生产的考验,项目严格执行早班会教育制度,召开技术现场会10余次,确保隐患和风险能发现在现场、解决在现场。一是信息化施工,打造“智能工地”。全面贯彻集团公司“3+1”项目管理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安排专人实时监控,做到施工现场“全覆盖、零死角、动态化”管理。二是规划到位,实现合理分区。按照集团公司新版《标准化图集》要求,采用BIM技术对生活区、办公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区等区域的位置、大小进行设计,实现合理分区、布局。三是节能减排,打造绿色工地。巧妙使用化粪池,建立水回收利用系统,设置三级沉淀池、蓄水池,把雨水、污水等集中起来,用于现场混凝土养护、消防和绿化等,节水比例达60%以上。
稳扎稳打,高效率推进项目进程-安全通道
质量为先,夯实工程质量基础
为进一步激发质量创新动力,推动工程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项目以“质量月”活动、月检为契机,成立质量检查组,召开专题质量技术管理座谈会,开展质量专项检查,对进场原材料、施工工艺、成品质量及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严控项目施工质量状态。组织项目人员参加质量标准化样板观摩会,采用ppt形式组织学习建筑工程相关规范,掀起学习热潮,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质量意识,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为先,夯实工程质量基础—培训宣贯会
党建引领,为项目生产保驾护航
为发挥党建促进生产施工、提高管理效益、促进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8月28日,项目部与南宁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共建成立了党员工作站,该工作站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制定《共建点党员工作站工作职责》,推进项目“党员先锋岗”与“维权先锋岗”活动相结合。双方党员在岗期间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活动,对劳动用工管理进行监督,建立“根治欠薪”宣传阵地,探索建立施工项目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打造施工企业“无欠薪项目”。
党建引领,为项目生产保驾护航——党员工作站揭牌仪式
文明施工,秀出“高颜值”工地
项目对标南宁市建筑工地创城工作要求及标准化文明工地建设要求,积极创建安全卫生、整洁有序的“高颜值”工地:在钢筋棚上设置降噪屏,降低钢筋切割等加工时产生的噪音达5分贝以上;砌体、抹灰等工程用混凝土均采用预拌砂浆,具有设备占用场地小、水泥沙石浪费少的优点,有效减少粉尘和噪音排放量;采用降尘喷淋系统实施降尘作业,移动式雾炮洒水车对现场进行无死角降尘,有效控制现场施工扬尘;对运渣车进出便道进行硬化并安装定型化围挡,实现人车分流。同时,不断提高工地的标准化施工水平,在工地外设置施工路口交通疏导安全岗,安装醒目警示牌,方便周边居民出行和行车安全,为建设美丽南宁增光添彩。
文明施工,秀出“高颜值”工地——安全教育体验区
目前,该项目生产施工安全有序,工程进度有条不紊,管理效益显著提升,第三季度完成产值约3000万元。先后获评“2020年上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南宁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等荣誉称号。
(翁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