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景
项目位于防城港市文昌大道与北部湾大道交汇处西侧100米处,合同金额3.7亿元,建筑面积为178802.21m²。作为自治区重大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自治区政府、防城港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项目的顺利建成,将和周边的医院、学校、娱乐场所、高铁站等公共基础设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进一步凸显公司在防城港的房建品牌,加上防城港市处于华南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结合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不断提升公司在区内外,甚至全国的影响力。
绑扎好的楼板
进入四季度以来,项目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公司、分公司“冲刺四季度”的号召,挂出施工督战图,排出施工进度表,画出施工作战图,挑出施工最难点,加大人材机的投入力度,合理进行分工,倒排施工计划,科学安排各工序之间作业,把具体的生产产值分解到各楼栋,项目部管理人员之间团结协作,充分发挥“白加黑”“5+2”“雨加晴”持续作战精神,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确保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项目31#楼、32#和33#楼将于12月底完成封顶任务,未来城营销中心已经同步开始销售,其中105套房已售出,购买业主对房屋质量给予高度评价。司空见惯的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背后有着一个个感人至深却不为人知的故事。
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抢进度
摩天大楼,非实干难以“质造”;时代答卷,唯奋斗方可实现。在基础施工阶段,防港城的天气阴晴不定、变幻莫测,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下午就变成倾盆大雨,加上台风的肆虐,一场大雨过后,3米多深的基坑都是积水,排完各单体基坑的积水就要耗费两三天的时间,被雨水浸泡过的基层,变得松软不堪,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只能把作业面所有的淤泥先铲掉,再浇筑垫层、做防水设施,使得施工进度一度变得非常缓慢。在雨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项目部早早地制定好应对之策,根据作业面实际情况,科学组织人材机进场,合理安排好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形成一套高效有序的流水施工作业流程。
落实施工组织设计
本以为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期施工会按计划进行,但遇到的施工难题却是一茬接着一茬。11#楼Loft公寓的施工最为复杂,由于楼层与楼层中间存在一个夹层,作业空间狭小,施工难度极大,各工序之间不能有效衔接,施工进度异常缓慢,原本计划一个月完成两层楼板的施工任务,前期两个多月只完成了一层梁板的施工(一层5.4米高)。为赶上进度,项目兵出奇招,再次优化施工方案、流程,原本是先搭设满堂架,必须先浇筑中间的夹层,再浇筑梁板。后来改成分两段浇筑梁板中间的夹层,完成一单元的浇筑作业后,再完成另一单元的浇筑作业。由于支模难度系数高,木工不熟悉支模流程,混凝土工要在夹层的满堂架间来回穿梭作业,施工队组前后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形成一套高效有序的作业流程。同困难作斗争的既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施工阻力前所未有,但项目管理人员抢干大干的热情非但丝毫不减,反而充满激情,更加高涨。施工现场,到处是车,到处是人……白天,焊花四射,人声鼎沸;入夜,灯光如昼,机器轰鸣。
晚上加班浇筑混凝土
多措并举,严抓质量和成本
“引进来,走出去”,提升工程品质。为更好地把公司“开工必优”管理理念和“七个无一”管理目标落到实处,提高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及工程质量,项目经理李冬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工程建设方针不动摇,组织并带领项目管理团队参加集团公司承办的观摩会,先后到央企、集团公司兄弟公司的标杆项目观摩学习。项目管理团队把行业先进的新型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好经验、好做法等学习成果引入项目,经论证后广泛运用到施工过程中,从而提升了工程质量。楼梯封模、电梯井操作平台、工程电动车等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为后期施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在央企标杆项目参观学习
在集团公司观摩会合影
坚持样板引路,严格落实交底。项目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新版《文明施工与安全管理标准化图集》要求,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施工现场单独设置了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样板引路展示区。项目部分批次组织进场的劳务队组对样板进行观摩学习,并详细讲解各项施工工序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巧。在施工前,项目严格按照“三维立体模型”对劳务队组进行详细的可视化技术交底,统一操作要求,精确到具体的点线面,明确施工质量目标。
三维立体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
“产学研”体系,助力项目冲刺。“项目生产+专业学习+课题研究”成为了项目的特色。每周定时召开的课题研究学习会,要求每个项目管理人员轮流制作专题课件,并在学习会为大家讲解施工过程的重点、难点,促使大家牢固熟记各项施工规范,巩固在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施工管理水平。目前,项目的10项课题成果已经成为经典的教学案例,《提高工程见证取样和送检一次性完成率》等QC成果、工法正在申报。在“产学研”体系培养下,施工员陈铭得到茁壮成长,他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奔走在施工现场,红润的面庞被骄阳晒得黝黑,但他始终坚守在施工生产岗位上,不离不弃;严冬的夜晚,防城港异常寒冷,海风冰冷刺骨,他穿着厚厚的军大衣坚守在岗位上,在高楼梁板上积极调动各方生产要素解决施工难题,鏖战到天明。磨炼的是精神,考验的是意志。现他担任32#楼的主管施工员,成功晋级为一名导师,带了一个徒弟。安全员万寿生从现场管理到内业资料编制都轻车熟路,能够全权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为劳务队组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项目管理成员陈坤、陈伟豪、陆金秋、何小洁、潘永裕各司其职,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担当实干,用心用情用力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件事儿做好,该项目已成为公司名副其实的“人才小高地”。
项目党支部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适应新体制机制,成本管控见成效。项目部积极适应集团公司混改后体制机制要求,全面在项目推行“3+1”项目管理机制,按照集团公司、公司要求提前做好商务策划,以单体工程进行成本管控核算,计算出每一层楼板、每一栋楼的机械、劳务、材料用量,再进行汇总和标后预算进行对比,判断其盈利或亏损,分析原因所在,得出结论,为其他单体工程提供施工借鉴依据。同时,预算员还会参与施工方案的审核把控,尽可能避免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不利因素,确保工程成本始终处于管控状态。
党建引领,助力冲刺四季度
党建引领促生产。未来城项目党支部成立后,在项目党支部书记、安全总监袁经琰的带领下,充分发挥“红色阵地”堡垒作用,支部党员谭昊林、陈紫宁、黄芙蓉、丘康、黄元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党旗、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在“急、难、险、重”等重要关头,带领青年突击队队员李冬其、杨国佑、陈耀胜……冲锋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寻对策、解难题,抓生产、抢进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责任,“我是党员我先上”等铿锵话语成为了支部党员的行动本能,党员先锋号、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始终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袁经琰一手抓安全,一手抓党建,即使是在火热朝天的抢工期,他始终不忘利用晚间休息的时间组织项目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突击队队员学习党的最新科学理论知识,不断巩固党建学习成果,用党建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党旗在施工现场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带团建,人才培育有保障。项目根据公司“三色光·耀二安”“党员·青年 心手相连”党建品牌,分公司“星耀·365”党建品牌工作要求,以项目党支部为主要阵地,积极开展“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系列活动,集体生日、篮球和足球比赛等活动拉近了青年员工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公司家的温暖,大家在工作上始终能够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导师带徒”在项目成效显著,新青年员工项载怡、林杨婧、杨瑶、覃潇锋、覃必云在项目导师的教导下,已成为岗位能手,在各自岗位上独当一面,扎实肯干,扛起了成本预算、施工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岗位的重任。
项目党支部成立人员合影
每一份实干、每一滴汗水才“质造”了一栋栋摩天大楼;每一份努力、每一步前行才让“六个二安”的“二安梦”逐步变成了现实。距离2020年12月31日,还有短短的10多天时间,未来城项目管理团队集智集力以项目产值为导向,保安全、保质量,抓生产、抢进度,全力以赴向年度目标冲刺,力争向业主单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山川险阻不过过往云烟,荆棘坎坷亦如履平地。未来城项目管理团队历经小雨连绵的春天、骄阳似火的夏天、瓢泼大雨的秋天、冰冷刺骨的冬天,继续在防城港上演着一段又一段“狼的团队”“鹰的个人”“温馨家庭”的故事,延展着二安人奋斗的足迹,展现着二安公司发展的新高度,拓宽着防城港市民美好生活的幸福空间。
(孟凡涛)